读书笔记:《小群效应》——曾老师失败的Python课
文章目录
这是 《小群效应》读书笔记 的第三篇。
本篇的内容主要来源于原书中第七章:三人成虎。
《小群效应》读书笔记 列表
邀请码的作用
社交蒸发冷却 是垂直社群中经常出现的情况。
一个推广中的新社群,大量新用户涌入,带来了许多基础而重复的问题,导致高阶用户最终离去。
高阶用户希望在一个专业圈子中进行更深入的探讨。新用户也会因为没人回答问题而离开,结果导致整个社群衰退。
在问答社区中,启用邀请码制度,获赞 100 的用户可以获得一个邀请码,没有邀请码的用户只能以游客身份浏览,无权发言和提问。严苛的邀请码发放固然屏蔽了部分基础用户,但同时也阻碍了其他优质用户加入。
当现有社群准备好之后,就可以放开更多的邀请码,降低限制,吸引更多新人。
曾嵘胡扯:
Gmail 和知乎早期的邀请码甚至能成为社交货币,长期一码难求。B 站的 100 道题机制,筛选出真正的二次元用户(当然可以花钱跳过就对了)。
魔法数字
捞月狗: 话题的 25%和女性、约会相关,20%和游戏组队/约会相关,25%为游戏内容交流,剩下的30%和用户生活状态有关。「妹子,约吗?」和「兄弟,玩不?」占有搭讪第一句话的 28%,排名第三的是「老哥,这波很稳」。
如果用户能添加 3 个以上的好友,可以维持 6~9 个月的活跃;如果好友数量增至 7 个,这些人就会变成铁杆用户;好友数量没有达到 3 个的用户会很快流失。
物理世界中,两点间理想的距离是直线距离。社交世界中,两个人之间最理想的距离是折线距离。要影响某个人的决策,最好的方式不是冲上去直接推销,而是通过 2~3 位好友进行影响。
GrowingIO 中的“朋友印象”:用户好友数量对点赞、发表主页印象数及阅读时长的影响。
用户好友数 | 平均点赞数 | 人均主页印象数 | 阅读时长(分钟) |
---|---|---|---|
1~10 | 37.07 | 3.71 | 7.89 |
11~20 | 67.32 | 5.21 | 20.15 |
21~40 | 79.86 | 6 | 62.34 |
41~100 | 105.1 | 7.14 | 43.7 |
借贷宝: 借贷宝似乎恰巧提供了一个平台,方便好友之间假装“匿名”地借进钱或借出钱,以解决不好催债、不好意思说自己有钱这个问题。通过手机号搜索、通信录匹配、好友引荐三种方式建立的关系,发生借贷的可能性也比其他方式要大,分别占到所有交易的60%、15%、10%左右。好友越多,借到钱或者借出钱的概率就越大。 告诉用户有多少好友在用,比告诉用户有多少额度更加有吸引力。
信息茧房和认同茧房
过去,当粉丝定义自己的身份时,会采用关注、点赞、转发、分享等方式。现在,粉丝定义自己身份的方式直接变成了“买买买”。
网红经济、直播经济、社群经济、内容付费等新名词和新现象纷纷出现,究其根本,是由粉丝在“信任”和“时间货币”背景下做出的“买买买”行为所致。
在社交网络中,关系链构建了壁垒,好友具备整个世界的特性,可以保护人们免受不相关信息的骚扰,但当人们进入几乎全部错误的关系链时,这个壁垒也会牢牢地将人们扯入“泥潭”。偶尔的劝诫根本起不了作用,人们会再次被相似的人同化——从众心理可以帮助决策,既可以带来好的影响,也可以带来坏的影响。
对于陷入认同茧房的人们来说,不但要删除负面好友,还要抛弃整个圈子。 只有这样,正确的信息才会出现在你面前。
曾嵘的思考:曾老师失败的Python课
2021 年 1 月我做了一个私域尝试,开设了一门教非程序员用 Python 抢茅台的课程 「曾老师的 Python 课」。课程以日课+视频的方式连载,对我个人的精力占用大约为每天 2 小时。
一个编过中小学信息技术教材,年读书 200+ ,一直在一线写代码的美术老师,对于课程内容是很有信心的。开课前我做了详细的调查和设计:曾老师的Python课(第1课)。
基于我自己的程序员经历,开源项目经验,丰富的一线教师经历和管理经验,加上合理的资源配置,我自认为这门课可以成功。 但课程大约坚持了 20 天就停止了。
群里经常会有各种编程课、PS 课甚至会计课程换不同的小号进来发 1 分钱的红包往外洗人。我加了几个课程顾问后,发现他们采用的是类似于游戏公会的分包模式。线上卖课授课拉客流程已经如此成熟,任何机会流量都不会被放过。
拉人骚扰是小问题,很容易通过技术手段解决。但持续观察群中的反馈,和几个群友深度沟通后,我停止了课程,原因如下:
- 关注课程的人大部分并不是真的想学 Python,只是想凑个热闹。
- 即使是真心想学 Python 的人,也低估了无基础学一门编程语言的难度。
- 没有奖励机制,正反馈的周期过长。
- 消耗我的个人精力,远超过能带来的收益(影响群体和个体数量)。
上一篇 关于退群,瑞幸与疯狂星期四 中提到滴滴红包设计的六个互惠原则,我基于这六个原则分析一下 「曾老师的 Python 课」 失败的原因。
- 个性化: 不相关。
- 参与简单: 参与非常复杂。学习编程语言需要极大的精力付出,即使不需要搭建编程环境,使用浏览器编程都是不可逾越的鸿沟。
- 零成本: 高成本。课程设计、教案、课件、录制、文章都需要我的大量精力付出,学习者也有需要大量的精力和时间付出。
- 对社群和企业利好: 正相关。但利益不足,影响力小,退出率高。
- 利益可分享: 学习结果不可分享。
- 可累积: 缺少短期正反馈,很难累积。
由以上分析可知,六个原则除了第一条不相关,第四条正相关外,其余都是负相关。这注定是一次失败的尝试。
如果希望课程成功,应该做什么改进?
- 扩大宣传面,严格筛选课程参与者。用付费筛选可能是最简单的方式。
- 降低学习门槛,搭建基于浏览器的代码调试平台。
- 缩短反馈时间,建立速胜项目。
- 选择容易被普通人群认可(能看懂)并能带来炫耀感的项目。
- 提供更易用的分享机制。
课程资料
- 文章ID:2791
- 原文作者:zrong
- 原文链接:https://blog.zengrong.net/post/little-group-effect-3/
- 版权声明:本作品采用 署名-非商业性使用-相同方式共享 4.0 国际 (CC BY-NC-SA 4.0) 进行许可,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原文作者,原文链接),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