杰出并非不可取代

文章目录

读完迪士尼传奇 CEO 罗伯特·艾格的自传 《一生的旅程》 之后,挺受感动。读到佳作时候,书中的内容往往会给我带来极大的震撼与共鸣,会使我对整本书的价值和意义产生不真实的判断。因此我把这本书放了一个月之后重新拾起来翻了一遍,去掉思维泡沫,写一点感想。

重读这本书的同时,我也在读小米官方授权的传记 《一往无前》。从写作手法上来看,两本传记还是有一定区别的。《一生的旅程》即使是翻译版,也显得更加弘大和流畅,《一往无前》中的人物塑造就刻意了许多。当然,两本书都很棒。

艾格是一个领导者,从 ABC 一路走来,取得这样的成绩,与个人习惯息息相关,也离不开管理技巧、重要机会和关键人物的帮助。下面的文章会分开讲解这些特点,然后讲讲我在阅读时发现的一些写作方面的小细节,最后列出文中的金句。

个人光环

艾格是个极其自律的人,虽然书中没有花很大的篇幅讲解,但从字里行间可以感觉到。他习惯清晨4:15早起(P30)和素食,能参加铁人三项(P160),长期健身。他重视家庭,在选择新工作的时候会把家庭放在第一位并考虑家庭成员的感受(P55)。他认为管理自己的时间和尊重别人的时间同样重要。这是作为一名管理者应该具备的最重要的特质。原书中有一段话非常适合描述这一点,这是在讲书中唯一一个作为反面人物的上司迈克尔·奥维茨的时候出现的(P107):

你必须做到专心致志;往往遇到不得不坚持开完的会议,虽然你很想中途离场;

你要学会学习和吸收;你也要倾听别人的困难,并帮助他们寻找解决办法。

这些都是一名杰出管理者的必备特质。

艾格也是一个非常能抓住机会的人,他一生中最重要的机会,就是在迪士尼前 CEO 迈克尔被免除职务时,在所有人都不看好的前提下,抓住机会并且创造机会勇敢向前(P152)。

我问他,大家打算怎么宣布寻找人选的消息。

「就说我们打算从内部和外部寻找人选。」乔治说。

「除了我之外,还有什么内部人选?」

「没有了。」他说,「你是唯一一位。」

「那你就必须这样写,」我说,「我是首席运营官,从今天开始,你们把迈克尔当成一只跛脚鸭来耍。这事我必须介入,也要行使更多的权利才行。」

我觉得,那是至关重要的一刻。如果公司的其他人不相信我是一个严肃的候选人,我就不会拥有实质的权利,也就会跟迈克尔一样转眼沦为跛脚鸭。

上面这样抓住机会的例子,书中还有很多,我再简单介绍几个:

实例

艾格在 1979 年为 ABC 争取国际乒乓球锦标赛转播许可证的时候,飞到北京与朝鲜的代表商谈。在协议就要达成的节骨眼上,他收到美国国务院的电话,告知和朝鲜进行的所有交涉均为非法。其实当时国务院只是不允许付钱给朝鲜人购买许可或者签订协议,并非要阻止 ABC 进入朝鲜。但当时的国务院代表并没有讲明。朝鲜代表怒不可遏,但艾格想到了新的办法,绕过主办国,通过国际乒乓球联合会获取拍摄的许可。朝鲜政府虽然没有拿到 ABC 的经费,但还是同意让 ABC 入境。这让 ABC 的转播团队成为了几十年来第一支踏入朝鲜的美国媒体队伍。(P45)

曾嵘的思考:在 SAGITEAM 创业的过程中,我们会经常碰到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创业的特点就是变不可能为可能。工作的重点是把事情做成,而不是找借口说这事儿做不成。对于创业者来说,需要始终保持 把事情做成,不要找借口 的状态。但对于团队来说,领导者必须在 要求团队做出成绩避免给他们灌输对于失败的恐惧 之间找到平衡点。

讲到电视剧《双峰镇》的失败时,艾格批评制片人大卫「是一位杰出的电影人,却没有电视剧制片人的头脑」。他认为大卫缺乏对于电视剧的敏感。然而大卫却在公开场合把收视率下滑的责任归咎到艾格头上。(P76)这是从不同的角度对同一个作品进行的不同理解。创意不是科学,绝大多数创意人士在其概念或者具体执行遭到质疑时会表现出敏感。人们往往会把注意力放在细枝末节上,以此来掩盖他们对清晰连贯的大格局缺乏把握。如果着眼小处,你的格局就会显得狭隘。

管理人员要对任何创意作品的效益负责,但也不要对创意过程造成任何相反的伤害。作为管理者,需要把握两者的平衡。合理地管理创意,同理心是前提条件,而尊敬心则不可或缺。(P78)

曾嵘的思考:跨界就要跨出去,而不是留一半。上面的大卫就是这样。我在看许多程序员学习一门新的编程语言的时候,往往能从源码看出他最熟悉或者最擅长的编程语言是什么。如果这个程序员是从 JAVA 入门的,那么他写的 C++ 也会带着 JAVA 的味道。我在看阿里云 SDK 源码的时候,心中不知道有多少头 CNM 飞过。把 Python 写得和 JAVA 一样?CIAO。

在准备迪士尼 CEO 选举的时候,艾格急于展示自己有解决迪士尼所有问题和应对所有困难的策略。但最终他只列出了三个选项的内容,不再纠结于过去,完全放眼未来。这种策略清楚和重复地传达了他的优先事项,也将他完全和前任 CEO 迈克尔分开,让他从十年迈克尔副手的影子中走了出来。(P157)

曾嵘的思考:在做出变革的时候,清晰的使命愿景远比复杂的手段更容易说服别人。

CEO 竞选的 15 次面谈中的最后一次,艾格终于发了火(P167):

一直撺掇我贬低迈克尔的董事会成员加里·威尔森又问了我一次:「告诉我,我们为什么影响相信你与他人不同?你觉得迈克尔做错了什么?你会拿出什么不同的措施?」

这句话终于把我激怒了:「同样的问题,你已经问过我三次了,」我一边说一遍努力克制自己不要怒吼,「我觉得这是对我的侮辱,我是不会回答你的问题的。」

曾嵘的思考:正确地表达愤怒,也是一种重要的沟通方式。

管理技巧

艾格认为,作为一名领导者,需要管理好自己的抱负,也需要管理好你所管理的人员的抱负。这需要一个平衡点:抱负不能太过超前眼前的机遇。当人们对于某个遥远的目标过分执着的时候,对现在的环境就会越发厌倦。他们没有足够的注意力放在自己的实际责任上,抱负起到了反作用。对于被管理者,需要成为一个一旦机会出现就会让上司把机会交给你的人;对于管理者,要培养这种每天在证明自己不可取代的人。(P111)

有的时候,需要把员工的疑惑拿来探讨,对其顾虑进行耐心回应,这有助于提高士气和获得最高的收效;有时候你要足够直接,直截了当让员工知道你才是老板,没有商量的余地,任务就需要按你的方式完成。使用何种方式,重点在于你觉得哪种方式更适用于当下。(P117)

艾格之前的迪士尼 CEO 迈克尔是一位「令人窒息的完美主义者和微观管理者」,并这样解释自己的观点「人们低估了微观管理的价值。」很多事情都是靠细节定成败的,所谓「伟大」,往往就是由一些微小细节拼凑而成的。但凡事要有度。你不用让所有人都知道公司的台灯是 CEO 挑选的。(P133)

曾嵘:何时进行完美主义和微观管理也需要管理者的智慧。在我的工作中,更多碰到的是具体执行者由于能力限制,考虑不到细节完美的地步,而且在拥有足够时间的前提下,无法把产品的质量再提高一个级别。在这种情况下,完美主义和微观管理是必要的。反之,在时间紧迫或者执行者有足够的质量控制的前提下,管理者需要进行「全局性折衷」并回到对大局的控制上来,将细节交给执行人。

对于一位领导者而言,乐观精神是必不可少的一项特质,在困难时期更是如此。悲观主义会导致妄想偏执,进而发展成为戒备多疑,再进一步则会导致对风险的全盘规避。乐观不意味着要向大家传递「船到桥头自然直」的盲目信息,你要相信自己和身边的人有能力朝着最好的结果前进,如果不是真的遇到重大的挫折,就不要传达满盘皆输的信息。作为领导,你所设下的基调对于身边的人而言有巨大的影响,没有人想要成为悲观者的信众。(P138)

在处理战略规划部问题的时候,艾格写到:彼得及其团队都是善于分析且咄咄逼人的人,而他们这种招牌式的能力和态度是当时公司许多人都不具备的。尽管如此,把蔑视写在脸上 也是不对的。人们往往会因为恐惧感而变得屈从,要么因为挫败感而变得漠然。无论怎样,你都是在挫败他们带到工作中的自尊心。久而久之,所有人都会把自己的工作职责拱手让给战规部。(P188)后来艾格解散了战规部。

电影是一个激动人心又让人抓狂的行业,其运作机制依赖的是空凭直觉所下的一个接一个的赌注。每一件事都是一次冒险。即使你觉得某个构想很棒而且团队也无可挑剔,事情也可能因为一系列列往往在你的掌控之外的原因而脱轨。影视公司希望在以创意制片人为首的影视高管身上 施加压力,期待用 更少的预算 做出 更好的影片,但也必须关注电影行业经济的现状:制片成本有时候会严重超支;合同谈判时偶尔要采取强硬态度;为防止电影亏本,需要处理没完没了的财务决定。商业团队有时会对创意团队提出太多要求,对于电影创作者所承担的压力却无动于衷。(P250)

曾嵘:游戏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艾格说服 J.J 艾布拉姆斯执导第一部没有出自乔治·卢卡斯之手的《星球大战》电影时,努力向 JJ 表明他是这个项目中的合作伙伴,而不只是一个敦促他交出质量上乘、票房大卖的影片的 CEO。面对一个牵涉巨大利益的项目,往项目工作人员身上施加压力是收效甚微的。要表达领导者与团队分担压力,和大家共同奋战,需要团队拿出更好的结果来减轻领导的压力。(P277)

2016年10月,迪士尼准备收购 Twitter。在董事会刚刚批准收购后,艾格给所有的董事会成员发了一封短信,停止了对 Twitter 的收购,并打电话给 Twitter CEO 解释了返回的缘由。「如果什么事情让你感觉不对,那么这件事情可能就不适合你。」(P286)

曾嵘:这就是领导者的直觉。这种直觉是在多年的管理经验中建立起来的,往往非常准确。做出这种决策,需要敢于在最后关头放弃的勇气。

随着权利的积累,CEO 的自信很容易越界成为自大。CEO 或许会觉得没有什么提议是自己没有听过的,因此对他人的开发变得缺少耐心或者不屑一顾。这是 CEO 这个职位的必然产物。CEO 必须去刻意努力倾听,关注各种不同的意见。艾格对工作关系中最紧密的高管提出:「如果发现我表现出不屑或者不耐烦,那就一定要告诉我。」(P328)

重要机会

有几个重要机会对艾格人生旅程的影响是决定性的。艾格从 ABC 到迪士尼,收购皮克斯,继而收购漫威和卢卡斯影业,最后从默多克手中买下福克斯,都和这些重要的机会息息相关。

在 ABC 制作对《双峰镇》并铤而走险决定播出后,消息在好莱坞疯传,一夜之间,艾格就接到了史蒂文·斯皮尔伯格和乔治·卢卡斯的电话。艾格和他当时的老板汤姆·墨菲说:「我们的这次冒险,在创意圈迎来了盛赞。」的确, 创意是得到更好合作的敲门砖。 这段历史让艾格在卢卡斯心中留下记忆,也为后面迪士尼收购卢卡斯影业打下了基础。(P73)

艾格经过六个月的挑选刚刚获得迪士尼 CEO 职位时,经历了一个相当大的挑战,这个挑战来自于迪士尼家族成员罗伊·迪士尼。艾格解决问题的方法就是「尊重的力量」和「直接对话」,他发现:「迪士尼里没有人对于罗伊抱有他自认为应得的尊重,他只是一个渴望被人尊重的人,对他的尊重触及了私人感情、自尊心和自我价值。」在这件事情上他也收获了对于人性最重要的理解:「不要让你的自尊心阻碍你做出最佳的选择。」这件事的完美处理,是艾格后面人生旅程的基础。(P181)收购福克斯的过程很有戏剧性,尤其是和默多克的谈判以及出价的拉锯战,值得去读一下原书。

关键人物

本书中提到了众多人物,大多是正面形象的。在艾格的旅程中,篇幅较大的几个人是苹果公司创始人乔布斯、迪士尼前 CEO 迈克尔和在 ABC 时候的老板汤姆·墨菲和丹·伯克。

书中对乔布斯的很多描写都改变了我对乔布斯的刻板印象。艾格在第一次打电话给乔布斯提出收购皮克斯邀约的时候描写到:

我等着他挂掉电话或者放声大笑。他回应之前的安静,漫长得仿佛无穷无尽。

没想到他回话说:「你知道吗,这不算是世界上最离谱的想法。」

在与乔布斯讨论迪士尼收购皮克斯的优缺点两个小时之后,优点一栏仍显稀薄,缺点一栏中则浩浩荡荡。但乔布斯说:「几个实打实的优点要比一堆缺点更有力。所以说,我们接下来怎么办?」这是乔布斯的突出特质,不允许优点被缺点掩盖住。

在皮克斯的收购达成,准备举行媒体发布会前的 30 分钟时间里,乔布斯找到艾格,告知他的癌症复发:「我就要成为你们最大的股东和董事会的一员了。现在你已经知道了我的情况,你可以选择退出,我觉得我欠你这个权利。」还说艾格可以把责任推到他身上。

短短几句话,竟让我听出苦涩之意,让我(曾嵘)想起另一个关于乔布斯的小故事。

乔布斯曾经和《成为乔布斯》的作者布伦特·施兰德一起组织了一次个人电脑行业最重要的四人采访,同时采访史蒂夫·乔布斯、比尔·盖茨、迈克尔·戴尔、安迪·格鲁夫,采访由乔布斯牵头。但2008年12月采访前一周,乔布斯电话施兰德说无法参加采访:「我现在瘦的不行,狂吃东西但体重仍然一直下降。没人想看到我现在的样子,我连下个月的苹果大会都无法参加……」施兰德问:「那我应该怎么和盖茨、戴尔以及格鲁夫解释呢?」

乔布斯在电话那头停顿了几秒钟,然后说:「你就告诉他们我是个混蛋吧。可能他们心里就是这么想的,你就帮他们说出来吧。」

从传记中可以看出,乔布斯和艾格之后成了好友,即使乔布斯已经离世,艾格也一直在他之后的成功时刻提起乔布斯对他的帮助。无论是收购漫威之后《黑豹》的成功(P262),还是考虑新的收购对象时的「精神探讨」(P285),都能显示出乔布斯在艾格一生旅程中的重要性。乔布斯不仅是迪士尼最大的股东,也是对艾格和迪士尼影响最大的人。没有他的背书,对漫威和卢卡斯影响的收购都不会那么容易成功。

而传记中另一个关键人物迈克尔就没有得到这样高的评价了。我不能说整本专辑中迈克尔的形象是负面的,但至少不是积极的。无论是迈克尔与罗伊·迪士尼的矛盾,迈克尔在任期间与皮克斯的矛盾,还是迈克尔在用人方面的失误,以及迈克尔处理与艾格关系时的若即若离,还有迈克尔离开公司之后还在反对迪士尼收购皮克斯的行为让艾格感到的愤怒,都表现出了艾格对迈克尔的复杂性格的不满。

至于 ABC 时的老板汤姆和丹,艾格一直充满感激。

写作手法

这本传记涉及到众多的人物,但人物并没有脸谱化,即使是匆匆出场的人物也有其个性。书中并不会对人进行过多的批评,更多的时候是描述事实,艾格加上一两句中肯的评价。

例如,在谈到皮克斯员工对约翰·拉赛特的不当身体接触控诉时描述:「人人都知道约翰是个爱拥抱的人,虽然许多人将此看做无伤大雅之举。」(P304)

再例如,即使是《双峰镇》的制片人大卫已经在公开场合把责任归咎到艾格头上,他还是在传记中描述:「我不确定当时是否做出了正确判断。我运用的是较为传统的电视剧制作方式,而大卫或许已经超越了时代。从内心来说,我认为是大卫挫伤了观众的积极性,但也很有可能,是我的要求把剧集抛进了混沌中。或许,大卫从一开始就是对的。」

这种写作方式,表明了艾格是一个谨慎和富有同理心的人,树立了艾格的形象。

一些细节也反映的作者的缜密心思。

例如,在大都会 1986 年 1 月并购 ABC 的时候,传记中提到了「我的级别不够,因此没有被邀请」(P50),在 1988 年艾格的导师鲁尼将体育部门管理权交出来时提到「我还甚至想过这个人也许是我」(P53),在迈克尔离职的时候主动要求机会:「那你就必须这样写,我是首席运营官。」(P152)这一系列递进式的表现,是艾格的主动精神和自信心越来越强的衬托。

乔布斯的素材在本书中是最浓墨重彩的一笔。传记中铺陈了不少鲜为人知的事件,艾格在乔布斯葬礼上的发言,通过乔布斯遗孀之口说出的乔布斯对艾格的认可,以及乔布斯离世后,每到重大事件提到乔布斯可能会对这些事件的看法,都让艾格的形象显得更加高大。

金句

最后,用一些文中的金句来结束这一篇已经很长的读书笔记吧。

苏珊(艾格的前妻):生活就是一场冒险。如果不选择冒险的那条路,那就没有真正地活过。 (P66)

杰出的领导力的重点并不在于你的不可取代,而是要帮助他人做好有天继承你的职位的准备——也就是给予他人与你一起制定决策的机会;辨识出他们需要开发的能力并帮助他们实现进步;有的时候,如果对方还没有做好迎接下一步的准备,你也要开诚布公地指出来。(P336)(本文标题出于此句)

竞技场上的人(P227),是西奥多·罗斯福(美国第二十六任总统)1910 年 4 月 23 日在巴黎索邦大学发表的演讲共和国公民(Citizenship In A Republic)的一部分。 这段文字能激发创业者,不理会那些毫无价值的攻击和批评,努力拼死创新。我(曾嵘)在互联网上找到了原文。

The Man In The Arena

It is not the critic who counts; not the man who points out how the strong man stumbles, or where the doer of deeds could have done them better.

荣誉不属于批评家,不是那个指出强者是如何跌倒的,或者是行事者可以在哪里做得更好的人。

The credit belongs to the man who is actually in the arena, whose face is marred by dust and sweat and blood; who strives valiantly; who errs, who comes short again and again, because there is no effort without error and shortcoming;

荣誉属于真正站在竞技场上拼搏的人,属于脸庞沾满灰尘、汗水和鲜血的人,属于顽强奋斗的人,属于犯错,一次又一次失败的人,因为没有不伴随错误或缺陷的成就。

but who does actually strive to do the deeds; who knows great enthusiasms, the great devotions; who spends himself in a worthy cause; who at the best knows in the end the triumph of high achievement, and who at the worst, if he fails, at least fails while daring greatly, so that his place shall never be with those cold and timid souls who neither know victory nor defeat.

然而实际拼搏的人,懂得极大热情和投入的人,投身于有价值的事业的人,最终或如愿取得伟大成就,即使遭遇失败也不乏胆量,因此其所处将与冷漠且胆小、未经胜败洗礼者永不相同。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