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思考,快与慢(一)

系列

这本书断断续续读了三遍,大部分都是用“听”的方式完成的。“听书”(具体方法详见 时间都去哪儿了?——善用工具形成高效习惯)可以充分利用随便时间来进行阅读,是个不错的读书方法。当把 TTS 引擎的读音调到正常语速偏快时,速度也远远小于“看”。也正是因为慢,在“看”的时候可能跳过的细节就会巨细无遗地提现出来。“慢”也给了我一个思考的时间。在听到简单论述的时候,大脑会想到作者后面会如何行文,然后比较作者后面的行文和我的思考之异同,这是一大乐趣。在听到较为复杂的论述时,语音并不会因为我需要思考的时间而停下来,为了能跟上节奏,我必须强迫自己加快思考的效率。当然,碰到重要的内容,我还是必须停下 TTS 进行思考。

听书的过程,我都是在做着其它事(步行、开车等等),当需要回顾重要内容的时候,不太可能像“看”书一样把页面翻到前面继续回味(最近我就有一次因为回味内容而在地下车库撞到头的经历),这就造成了阅读不连贯的问题。书中的插图也是没有办法语音化的,当听到有关插图的描述内容时,由于在做其他事,也不可能去翻看插图。语音并不会等待,当继续到后面的章节时,前面关于插图的内容就会被大脑错过。即使后面有了翻看插图的机会,多半也不太可能翻到前面去看了。

解决听书弊端的问题是复习。每天抽出时间来,把“听过”的章节再“看”一遍。这样可以用较少的时间获得牢固的知识印象。

思考,快与慢

书籍信息

  • 作者: [美] 丹尼尔·卡尼曼
  •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 原作名: Thinking, Fast and Slow
  • 译者: 胡晓姣 / 李爱民 / 何梦莹
  • 出版年: 2012-7
  • 页数: 424
  • 定价: 69.00元
  • 装帧: 精装
  • ISBN: 9787508633558

主观信息

  • 开始日期: 2017-08-13
  • 读完日期:
  • 书籍介绍: 编号1724
  • 我的标签:心理学、社会学、思维方式
  • 我的评分:9.0

我的理解

在这本书里面,能找到几乎所有的思维陷阱。系统一和系统二简直可以说是相爱相杀的典范。我们以为自己能控制自己的思想,反过来却被古老的情感系统控制。多了解一下思考的本质,少一点思考的误区,让我们被这个世界影响得更少一点。

"一个好故事最重要的是信息的前后一致性,而不是其完整性。"对于系统一的处事方式我也是醉了,为什么我们会在信息匮乏的时候还能做出自以为有把握的决定?这也是系统一追求连贯性而非完整性(数量、质量、论据)造成的。我们常说自己有灵敏的“直觉”,其实最终导致我们选择正确的都是“运气”。

工作中的焦虑情绪会造成认知紧张,进而推动工作的准确性和深入程度。但是焦虑造成的认知紧张也会导致缺乏创造性以及思维广度忽略。系统二可能会这么认为:我已经这么紧张了,还要啥自行车!

摘录和思考

由于这本书的复杂性,我把摘录的内容分为四类:名词、概念、重要的建议、有趣的实验。

正确地概念和名词可以加强我们在日常谈话时的说服力,这些名词也能方便地让我们想起相关的具体概念。名词是从所有的摘录中提取出来的。

重要的信息包括一些不方便使用单个词语来描述的做法或者建议,这些做法对我们的日常生活非常有用。

有趣的返利包含作者在书中论述研究结果时引用的实验,这些实验我们也可以做做看。还有一些实际的例子,也可以做写作和谈话的素材。

名词

  • 系统1和系统2
  • 自我损耗
  • 心流
  • 弗罗里达效应
  • 启动效应
  • 光环效应
  • 认知放松+认知紧张
  • 直觉+错觉
  • 眼见为实
  • 过于自信
  • 比率忽略
  • 框架效应
  • 思维的发散性
  • 替代

概念

  • "系统1的运行是无意识且快速的,不怎么费脑力,没有感觉,完全处于自主控制状态。"

  • "系统2将注意力转移到需要费脑力的大脑活动上来,例如复杂的运算。系统2的运行通常与行为、选择和专注等主观体验相关联。"

  • "系统2的运作是高度多样化的,但所有这些运作方式都有一个共同特征:所有运作都需要集中注意力,如若注意力分散,运作也会随之中断。"

  • "系统1不断为系统2提供印象、直觉、意向和感觉等信息。如果系统2接收了这些信息,则会将印象、直觉等转变为信念,将冲动转化为自主行为。通常情况下,一切都会顺利进行,系统2会稍微调整或是毫无保留地接受系统1的建议。"

  • "当系统1的运行遇到阻碍时,便会向系统2寻求支持,请求系统2给出更为详细和明确的处理方式来解决当前问题。" (章节:第1章 一张愤怒的脸和一道乘法题)

  • "系统2和你家里的电表能力都有限,但它们对超负荷的负载反应不同。当用电超负荷时,断路器会跳闸,致使那条线路上的所有电器都断电。相反,如果大脑的使用超负荷,其处理则是有选择性且精确的:系统2会偏向最重要的活动,因此这个活动会得到其所需的注意力,其他“多出来的”注意力再慢慢被分配到其他任务中去。"

  • "当你对执行一个任务越来越熟练时,需要付出的努力程度就会降低。对大脑的各项研究证明,与行动相关的活动模式会随着熟练程度的加强而变化,一些大脑区域将不再参与其中。天才也是如此。通过观察瞳孔变化和大脑活动,我们发现高智商的人往往需要较少的努力便可解决同样的问题。普遍的“最省力法则”不仅适用于体力活儿,还适用于我们的认知行为。这个法则主张,如果达成同一个目标的方法有多种,人们往往会选择最简单的那一种。在经济行为中,付出就是成本,学习技能是为了追求利益和成本的平衡。因为懒惰是人类的本性。" (章节:第2章 电影的主角与配角)

"心流巧妙地区分了两种努力形式:对任务的关注和对注意力的严格控制。以每小时150英里的速度骑摩托车和在象棋大赛中角逐都需要付出努力,然而在心流状态下,集中注意力关注吸引人的事并不要求自我控制。因此,我们要将所有资源都用于手头上的任务才好。" (标注: 心流) (章节:第3章 惰性思维与延迟满足的矛盾)

"刻意掌控意志和进行自我控制很辛苦。如果你必须强迫自己去做某件事,而此时这件事又面临一个新的挑战,你就会很不情愿或是根本无法进行自我控制。这种现象被命名为自我损耗(ego depletion)。" (标注: 自我损耗) (章节:第3章 惰性思维与延迟满足的矛盾)

"启动效应:让人不知不觉微笑的铅笔" (标注: 启动效应) (章节:第4章 联想的神奇力量)

"问题的关键是要接受相关研究的结果,而不是对此心存怀疑。这些结果不是捏造出来的,也不是统计上的偶然现象。你别无选择,只能接受这些研究的主要结论是正确的这一事实。更重要的是,你必须承认这些结论对你自己来说也是正确的。" (标注: 相信启动效应) (章节:第4章 联想的神奇力量)

  • "上述所有发现有一个共同主题,即钱这一概念会滋生个人主义:不愿和他人在一起,不愿依赖他人,也不愿接受他人的请求。"
  • "有些文化常常提醒人们尊重他人,另外一些文化则常让人们想起上帝,还有一些国家的人们会对着伟大领袖的照片顶礼膜拜。在一个专制国家中,到处挂着领袖的肖像不仅能向你传达“老大哥在看着你”①的感觉,还会使你逐渐丧失自主的思想和独立的行为能力。"
  • "你不相信这些结论适用于你,因为这些结论与你的主观体验不相符,你的主观体验主要是由系统2决定的。启动效应来自系统1,而这个效应发生时,你根本就意识不到。" (章节:第4章 联想的神奇力量)

"在一项实验中,心理学家约翰·巴奇(John Bargh)和他的同事们让纽约大学的数位学生从一个包含5个单词的词组中(例如“发现、他、它、黄色的、马上”)挑出4个单词来重组句子。其中一个小组的学生重组的句子中有一半都含有与老年人相关的词汇,例如佛罗里达州、健忘的、秃顶的、灰白的或者满脸皱纹的。当他们完成这项任务时,又被叫到大厅另一头的办公室里去参加另一个实验。从大厅的一头走到另一头是这次实验的关键所在。研究者悄悄地测量了他们所用的时间。正如巴奇预料的那样,那些以老年为主题造句子的年轻人比其他人走得要慢得多。这个实验后来成了经典案例。" (标注: 弗罗里达效应) (章节:第4章 联想的神奇力量)

"认知放松度介于“放松”和“紧张”之间。放松是事情进展顺利的标志——没有障碍、没有新情况、没必要转移注意力或投入更多精力。紧张说明存在某种问题,且需要不断调动系统2参与其中。如若事情进展不顺利,你便处于认知紧张状态中。认知紧张同时还会受当时的努力程度和未得到满足的需求的影响。" "只要熟悉其中一个短语,就会觉得对整个陈述都很熟悉,也会因此对陈述内容信以为真。如果你记不清楚某个陈述的来源,也无法将其与自己知道的事物联系起来,这时你就别无选择,只能跟着认知放松的感觉走了。" (标注: 认知放松和认知紧张) (章节:第5章 你的直觉有可能只是错觉)

"你的大脑愿意甚至急切地想要辨别一些因素,确定这些因素的特点和特殊意图,并将其活动视为表达个人偏爱的举动。" (章节:第6章 意料之外与情理之中)

"喜爱(或讨厌)某个人就会喜爱(或讨厌)这个人的全部—包括你还没有观察到的方面—这种倾向就叫做光环效应。" (标注: 光环效应) (章节:第7章 字母“B”与数字“13”)

"过于自信:正如眼见即为事实原则指出的那样,无论是证据的数量还是质量都与主观自信关系不大。每个人对自身想法的自信程度主要取决于他们对亲眼所见的事情的讲述效果,即使他们几乎什么都没有看到也没有关系。" (标注: 眼见为实原则对过于自信现象的解释) (章节:第7章 字母“B”与数字“13”)

"框架效应:同一信息的不同表达方式常常会激发人们不同的情感。“手术后一个月内的存活率是90%”的说法要比“手术后一个月的死亡率是10%”更令人安心。同样,说凉菜“90%不含脂肪”要比说“10%含有脂肪”更具吸引力。很明显,前述每组句子的深层含义都是相同的,只是表达方式不同而已,但人们通常能读出不同的含义,而且觉得自己的所见就是事实。" (标注: 眼见为实原则对框架效应的解释) (章节:第7章 字母“B”与数字“13”)

"比率忽略:回忆一下史蒂夫,那个本性怯懦、做事井井有条,常被看做图书管理员的人。这个人物性格的描述是生动形象的,尽管你清楚地知道男性农民比男性图书管理员多,但在考虑这个问题时,你总会忽略这个事实。你觉得自己的所见即为事实。" (标注: 眼见为实原则对比率忽略现象的解释) (章节:第7章 字母“B”与数字“13”)

"在这两个例子中最为关键的一点是:你作了一个确切的选择,但自己却没有意识到自己这样做了。你的脑海中出现的只有一种解释,而且你从未意识到这些问题会有歧义。系统1不会记得自己放弃的几个选项,甚至都不记得曾有过多种选择。有意识的怀疑需要同时在脑中记住多种互不相容的解释,需要付出努力,而这并不是系统1的长项。易变和怀疑是系统2的职责范围。 " (章节:第7章 字母“B”与数字“13”)

"我们计算的结果往往比自己想要的或需要的要多。这种过量计算的过程就体现了“思维的发散性”。如同想用散弹猎枪瞄准一个点是不可能的一样(它射出的子弹是分散的),想要让系统1完全执行系统2的命令且不做多余的工作也很难,这一点与散弹枪很相似。" (标注: 思维发散性) (章节:第8章 我们究竟是如何作出判断的?)

"对于有难度的问题,我们总是很难快速找到令人满意的答案,此时系统1就会找到一个相关问题来回答,这个问题比原来的问题更易作答。我把这种回答一个问题而绕开另一个问题的做法叫做“替代”。" (标注: 替代现象) (章节:第9章 目标问题与启发性问题形影不离)

"当人们按照要求对可能性作出判断时,他们实际上是对其他的事情作了判断,并且认为自己已经完成了判断可能性的任务。遇到很难的“目标问题”时,如果脑海中马上出现了一些与之相关联且容易回答的“启发性问题”的答案,系统1通常便会采取这种“替代”的做法,采用替代问题的答案。" (标注: 替代于启发性问题) (章节:第9章 目标问题与启发性问题形影不离)

"思维的发散性可以使懒惰的系统2摆脱很多繁重的工作,快速找到难题的答案。" (章节:第9章 目标问题与启发性问题形影不离)

"系统1并不善于质疑。它抑制了不明确的信息,不由自主地将信息处理得尽可能连贯。除非该信息被立刻否定,不然,它引发的联想就会扩散开,仿佛这条信息就是千真万确的。系统2能够提出质疑,因为它可以同时包含不相容的多种可能性。" (章节:第10章 大数法则与小数定律)

"系统1试图建立一个将锚定数字视为真实数值的世界。" (章节:第11章 锚定效应在生活中随处可见)

"随机锚定效应还会使我们更加了解系统1和系统2之间的关系。人们一直利用判断与选择的案例来研究锚定效应,而判断与选择最终总是由系统2完成的。但是,系统2对从记忆中提取的数据进行加工,并由系统1进行自主的、无意识的运行,因此很容易受锚定效应的影响,而这种影响会使某些信息更容易让人回想起来。此外,系统2对这种影响一无所知,也无法控制。" (章节:第11章 锚定效应在生活中随处可见)

"在讨论小数定律时我们发现,如果一则消息没有马上被视为谎言,那么不管其可靠性如何,它都会对联想系统产生同样的影响。这个消息的重点是故事,随便根据什么信息编造的都无所谓,即使这则消息的信息量很少,质量很差劲也无所谓,因为眼见即为事实。" (章节:第11章 锚定效应在生活中随处可见)

"你总能意识到锚定,甚至会对它格外关注,但你不知道它是如何引导和限制你的思考的,因为你不能想象如果锚定改变(或不存在)你会如何思考。但是,你应该假设任何一个公开谈判时的数字都对你有锚定效应,如果概率大,你应该抵制(你的系统2)该效应。" (章节:第11章 锚定效应在生活中随处可见)

"为偏见植入政策这一机制起了个名字“效用层叠”(availability cascade)①。他们评论道,在社会大背景下:“所有的启发式都是平等的,但可得性相比而言更平等。”他们了解广义的启发式概念,在这个概念中,可得性为判断(而不是概率)提供了启发,尤其是我们通过想到某个概念的轻松程度(和情感的释放)来判断其重要性时,这种启发的作用就体现出来了。" (标注: 效用层叠的解释) (章节:第13章 焦虑情绪与风险政策的设计)

  • "我们脑海中的世界并不是真实世界的准确反映;我们对事件发生频率的估测也会受到自己接触这些信息和频率与个人情感强烈程度等因素的影响。"
  • "“感性细节掌控理性大局。”情绪启发式通过创造一个比现实更明了的世界来简化我们的生活。好的技术在我们的虚拟世界中成本较小,不好的技术没有利益,所有的决策在这里都变得很简单。当然,在现实世界中我们常要在利益和成本中作出权衡。"
  • "艾拉事件说明,我们的大脑解决小风险的能力有一个基本限度:我们要么完全忽视风险,要么过于重视风险,没有中间地带。每位等待晚归女儿的家长都能体验到这种感觉。你也许知道真的是(几乎是)没有什么可担心的,但你的大脑会不自觉地闪现危险的景象。" (章节:第13章 焦虑情绪与风险政策的设计)

重要的信息

"即为什么很难具备统计型思维。我们思考时总是会把多种事情联系起来,会将一件事情比喻成另一件,会突然想起一件事来,但统计学要求同一时间把多件事情串联起来,而这一点系统1是做不到的。" (章节:start)

"我们对自己认为熟知的事物确信不疑,我们显然无法了解自己的无知程度,无法确切了解自己所生活的这个世界的不确定性。我们总是高估自己对世界的了解,却低估了事件中存在的偶然性。当我们回顾以往时,由于后见之明,对有些事会产生虚幻的确定感,因此我们变得过于自信。" (章节:start)

"受试者并没有意识到上述问题,他们只是习惯性地将否定或接受的态度与其常用的身体语言联系起来而已。由此可见,老话讲“不管你怎么想的,都得心平气和”,这真是条很好的建议,只有真正做到心平气和,你才可能有回报。" (标注: 不管你怎么想的,都得心平气和) (章节:第4章 联想的神奇力量)

  • "我采取的避免光环效应的评卷方法遵循了一个普遍原则:消除错误的关联!"

  • "想要从大量证据来源中获取最有用的信息,你应设法使这些来源相互独立。"

  • "一条简单的规则就能发挥作用:在开始讨论某个问题之前,先让与会的每一位成员各自写下简短的意见阐明自己的观点。这个过程很好地利用了小组里不同知识和见解的价值。而开放性讨论这一常规做法总会注重那些发言早而又强势的人的意见,使得其他人一味附和他们的观点。"

  • "联想机制一个最基本的结构特点就是它只能回忆起已被激活的观点。无法从记忆中获取的信息(即使是无意识的)可能并不存在。系统1善于提取当前激活的想法来构建最可信的故事情节,但它不会(也不能)提取本系统中根本不存在的信息。"

  • "衡量系统1是否成功的方法是看它所创造的情境是否具有连贯性,而与故事所需数据的数量和质量关系不大。信息匮乏是常事,一旦出现这种情况,系统1则会仓促作出结论。"

  • "一个好故事最重要的是信息的前后一致性,而不是其完整性。"

  • "当我们对答案不确定时,系统1就根据过往经历去赌一个答案。这种下赌的规则是明智的:最近发生的事及当前情境是作抉择时最重要的因素。如果脑中没有闪现出任何最近发生的事,那更为遥远的记忆便会呈现出来。你最早、记忆最为深刻的经历一定是唱英文字母歌,这首歌的开头一定是“ABC”,而不是“A13 C”。"

  • "有系统2参与时,我们几乎会相信所有事情。因为系统1不仅好骗,还容易产生偏见,而尽管系统2掌管怀疑和不信任的大权,但是它有时很忙,不忙时也很懒惰,总会擅离职守。的确,已有证据显示,当人们劳累或是精力耗尽时,更容易受那些空洞却有说服力的信息影响,例如广告。"

  • "系统1可以通过很多比现实更简单却更连贯的方式来表现这个世界,光环效应就是其中一种。 " (章节:第7章 字母“B”与数字“13”)

  • "我们也可以立刻对众多物品的数量生成一个印象,如果其数量只有4个或少于4个的话,印象会很精确;如果更多的话,就会变得模糊。"

  • "他们通过一种范畴向另一范畴的转换来回答这个问题,并且选出了相应的学分积点值。我们也明白为什么这种利用匹配进行预测的模式从统计学角度来看是错误的,尽管对于系统1来说这很正常,但对于统计学家以外的大多数人来说,系统2也可以接受这种做法。"

  • "思维的发散性让我们作出直觉性判断" (章节:第8章 我们究竟是如何作出判断的?)

"我在教学生谈判时,给他们的建议是如果你认为是对方作出了无礼的提议,你就不应该提出同样无礼的提议,因为两者之间有距离的话会使此后的商谈难以进行。你应该大吵大闹,夺门而出,或者威胁对方说自己也会这样做,要让对方明白以这个数字为基准的话,谈判将难以继续。 " (章节:第11章 锚定效应在生活中随处可见)

  • "回答时其实根本就不需要复杂的推理。在系统1的基本特征中,其中一点就是这一系统具有设定预期的能力,当现实与预期相悖时它就会感到惊讶。该系统还会提取造成惊讶情绪的可能原因—通常是在近期所经历的各种惊讶体验中找到一个可能的原因。此外,系统2在运行中会重塑系统1的预期,因此一件本该令人惊讶的事就变得正常了。"
  • "判断涉及自身情况的人往往更有可能关注他们从记忆中提取的事件数量,对顺畅度则不大关注。"
  • "由此可见,事件在脑海中呈现的轻松程度体现出系统1的启发作用,然而当系统2越来越多地参与其中时,受试者关注的就不再是提取记忆的轻松度,而是回忆起来的若干事例的内容了。各种各样的证据都指向统一结论,即那些跟着系统1走的人更容易受可得性偏见的影响,比那些警惕性更高的人受影响的程度更大。"
  • "在下面这些情况中,人们都在“跟着感觉走”,提取轻松度对他们的影响要大于其回想事例内容带给他们的影响: ·当他们同时忙于另一件需要付出努力的任务时。 ·因他们刚刚想起生命中的一个快乐片段而心情大好时。 ·如果他们在抑郁量表中得分很低的话。 ·尽管对这项任务所给话题的了解达不到专家级水准,但他们也算是对此领域了解颇多的新手了。 ·他们跟着感觉走却拿了高分时。 ·如果他们(或别人令他们感到)很强大时。" (章节:第12章 科学地利用可得性启发法)

"为偏见植入政策这一机制起了个名字“效用层叠”(availability cascade)。他们评论道,在社会大背景下:“所有的启发式都是平等的,但可得性相比而言更平等。”他们了解广义的启发式概念,在这个概念中,可得性为判断(而不是概率)提供了启发,尤其是我们通过想到某个概念的轻松程度(和情感的释放)来判断其重要性时,这种启发的作用就体现出来了。 效用层叠是一连串自持事件,它可能开始于对相对次要的事件的媒体报道,然后会引起公众恐慌和大规模的政府行动。有些情况下,关于某一风险的媒体报道能抓住部分公众的注意力,这部分注意力进而会变成激愤和焦虑。这种情感反应本身就是一种宣扬,会推动媒体跟进报道,继而会令人产生更大的焦虑,波及面也更大。" (章节:第13章 焦虑情绪与风险政策的设计)

有趣的范例

"在《看不见的大猩猩》(The Invisible Gorilla)一书中,克里斯托弗 ·查布里斯(Christopher Chabris)和丹尼尔 ·西蒙斯(Daniel Simons)两位作者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最具戏剧性的证明。他们设计了一部两队传篮球的短片,其中一队穿的是白色球衣,另一队穿的是黑色球衣。观看短片的人需要数出白衣球队的传球次数,忽略掉另一队传的球。这个任务比较困难,需要完全投入才行。短片播到一半时,一个套着大猩猩服装的女人出现了,她穿过球场,捶着胸,然后继续走动。这只“猩猩”出现了9秒钟。上万人看了这部短片,其中约有一半人并未注意到有什么异。之所以这样,是因为这个计数任务——尤其是那个忽略黑衣球队的要求——造成了这种屏蔽。" (标注: 范例) (章节:第1章 一张愤怒的脸和一道乘法题)

"“有时,你会碰到一两个这样的病人—他会像说故事一样,讲述自己以前遭遇的误诊,这些诊断五花八门,让人担心。他看过几个临床医生,但都没多大效果。这个病人还能清楚地描述医生是如何误解他的,但他很快就观察到,你和其他医生是不一样的,你能感同身受,充分理解他,并可以为他提供帮助。”此时,我的老师提高了音量,继续讲道:“千万别有接收这个病人的想法!将他赶走!他很有可能是位精神病患者,而且你也帮不了他。”" (标注: 范例) (章节:第1章 一张愤怒的脸和一道乘法题)

"你即将要执行的任务叫做加1,以下是其具体做法: 敲打出稳定的节奏(最好是有一个节拍器,并将其设定为一秒一拍)。移动空白卡纸,大声读出数字。然后等待两个节拍,说出一个新的数字(这个数字是将原来那个数字的每一位都加1得来的)。例如:卡片上的数字是5294,新的数字就应该是6305。另外,跟上节奏很重要。 很少有人在加1任务中能胜任超过4位数的数字,但如果你想挑战一下自己,可以尝试一下加3的任务。 如果想知道大脑在快速运转时身体正在干些什么的话,你可以这样做:在书桌上堆两摞书,将你的下巴放在其中一摞上,将一台摄像机放在另一摞上。打开摄像机,在你做加1或加3任务时,盯着摄像机的镜头看。然后,你可以通过摄像机真实的记录发现,你的瞳孔大小会随着你的努力程度而变化。" "时间制约是人们付出努力的另一个驱动因素。执行加3任务时,你的匆忙一方面是因为节拍器,另一方面是因为记忆负荷。" (标注: 范例) (章节:第2章 电影的主角与配角)

"示例—启动效应 “这些人都穿着刻板的制服,看到他们时我们的大脑中是不会有什么创造性想法的。” “这个世界比你想象的要复杂得多,能否对它有个清晰的认识多半要看你的大脑的工作方式。” “他们的作用就是发现问题,而他们也的确发现了很多问题。” “系统1编了一个故事,而系统2也相信了这个故事。我们每个人都有过这种体验。” “我让自己微笑,这样做我也的确感觉好多了!”" (章节:第4章 联想的神奇力量)

"你在某派对上遇到了个名叫琼的女士,发现她既漂亮又善谈。现在,她的名字再次出现,并有可能是被叫去捐款。你知道琼有多慷慨吗?正确答案是:你事实上什么都不知道,因为没有理由可以让你认为善于社交的人在慈善方面会表现得慷慨。但你喜爱琼,当你想到琼时,那种喜爱的感觉会再次涌上心头。你自己慷慨,也喜欢慷慨的人。通过联想,你预先倾向于相信琼是慷慨的。现在,你认为琼是慷慨的,你可能会比以前更喜欢她,因为你又增加了一条令她讨你喜欢的特点。" (章节:第7章 字母“B”与数字“13”)

"这个例子就是1989年的艾拉事件,也就是环境问题批评者口中的“艾拉恐慌”。艾拉是种化学品,喷洒到苹果上用以调节苹果的生长周期并改善其外观。有报道称该化学品用量大,可导致大老鼠和家鼠得癌症,恐慌便由此引发。报道自然可以吓到众人,而且这些恐慌情绪也促使媒体争相报道,这就是效用层叠的基本机制。这一主题对新闻形成引导作用,进而引发了重大的媒体事件,例如梅丽尔·斯特里普(Meryl Streep)在国会前的证词。由于苹果和苹果产品引起人们的恐慌,苹果产业损失巨大。库兰和桑斯坦引用了一位打来电话的居民的话,此人问道:“是把苹果汁倒进下水道更安全,还是扔到有毒废物垃圾场更安全?”生产商回收了苹果杀虫剂产品,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也对此产品颁布禁令。此后的研究证实这种物质致癌的可能性很小,艾拉事件显然是对一个小问题做出的过激反应。" (标注: 艾拉事件) (章节:第13章 焦虑情绪与风险政策的设计)

"中风致死的数量几乎是所有意外事故致死总数的2倍,但80%的受试者却判断意外事故致死的可能性更大。 ·人们认为龙卷风比哮喘更容易致死,尽管后者的致死率是前者的20倍。 ·人们认为被闪电击中致死的概率比食物中毒要小,不过,前者致死率却是后者的52倍。 ·得病致死是意外死亡的18倍,但两者却被认为概率相等。 ·意外死亡被认为是糖尿病致死率的300倍,但真正的比率却是1∶4." (标注: 常见的偏见) (章节:第13章 焦虑情绪与风险政策的设计)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