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想像”还是“想象”?

今天用拼音加加4打xiangxiang一词时,偶尔发现默认词库中只有“想像”而没有“想象”。我是偏重于使用“想像”的,但是身边有许多人都是使用“想象”,于是google一番,找到下面这篇文章。

【咬文嚼字】想象?想像?
汪启喜 作于 2004年12月3日


记得在我的意识里,这个问题是早就解决的了。可如今由于从事编辑工作的缘故,又被翻了出来。因为大家有些不同。

  说早就解决了,是因为我记得在哪一年有一期《小学语文教师》有篇文章就谈到这个问题。
  文章大意是:

  “xiangxiang”这个词,在以前,解放前,无论是白话文,还是古文(文言文),用的都是“想像”,而没有“想象”一词。

  可到了解放后,进行第一次汉字简化,把“像”与“象”给同化了,统一用象来代替“像”。

  好象是到了七几年还是八几年,第二次进行汉字简化工作时(暂用此提法),又恢复了“像”与“象”的分工。可人们已经习惯了用“想像”来代替“想象”了,所以有人就提出,也就没有进行修正。
  因此,“想像”与“想象”就成了异体并用的词了。

这种并用状态到了前年我国推行《第一批异形次整理表》,也没有把它们列入规范行列,可见在学界关于“想像”与“想象”应用谁还是没有达成共识。因此,可以说它们是可以并用的。

我接受了这种观点,更认同其中的“本来用的应该是‘想像’”。于是,在我撰写《想像作文类型研究报告》时,我就全部统一用“想像”。因为我认同大脑思维“想”的只能是“像”的东西,从单字解释来说,“像”的义项比“象”更帖近“xiangxiang”的意思。

  可文章交上去,虽然发表了,但却被全部改成了“想象”。这回我可纳闷了。一对通用的异形词,他们为何偏向于“想象”呢?依据?我一直存疑。

  今年八月起,我到了编辑部工作。校对一篇文章时,我就顺着他们原先的做法把一篇文章的“想像”统一改成“想象”。可同事却说,应该改成“想像”,这个问题他们早就解决了。我说,那以前我那篇……她说,对,就是那次以后,我们正式把这个问题解决了,用“像”。

这回,可让我苦笑不得了。

  那么,这个问题真就这么解决了?

  今年,那本我盼了六年的《现代汉语规范词典》终于出版了。翻开里面的解释,我又傻眼了——

  【想象】:①名词,指在知觉材料的基础上,经过头脑加工而创造出新形象的心理过程。△~丰富。②动词,推想出不在眼前的事物的具体形象或发展结果△不难~他当时该有何等的痛苦。

  【想像】: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和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已确定“想象”为推荐词形。

  已成定论?不知这个根据(相关文件)从何而来。但也是好事,因为,现在的许多输入法,根本就只认“想象”而不认“想像”。看来,大家用“想象”的人还是比较多的。我也准备接受同化了。

  做个游戏把,用搜索引擎看谁的多——
       想象            想像
〖百度〗4,780,000 篇 ●2,770,000 篇
〖一搜〗1,752,553 项 ● 832,592 项
〖新浪〗2,702,019 个 ● 993,229 个
〖搜狐〗2,452,882 个 ●1,037,766 个

看来,结论是不言而喻的.那我们就用“想象”吧!